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188-588

TEL:029-88643194 FAX:029-88611928

孔板流量计差压运行规范

本文章主要介绍了:孔板流量计差压运行规范,测煤气的孔板流量计,标准孔板流量计调节流量,孔板流量计差压运行规范等信息

以上就是对于孔板流量计安装注意事项的介绍,初次安装可以参考以上内容执行,当然流量计在出厂都会配有相关说明书,所以,最好同时参考说明书说明操作,有不明白的咨询厂家,切勿擅自做主;
(孔板流量计差压运行规范)

3、精等级为1.0
4、重复性:0.1%
5、温度范围:-40~850℃
6、量程比:5:1,10:1
7、前后直管段:表前10D,表后5D。
8、材料材质:Q235B、SUS304,(特殊材质可定做)。
9、防爆等级(差压变送器):隔爆、本安、不防爆。
10、供电电源(差压变送器):12~24VDC。
11、输出信号(差压变送器):4~20mA。
12、显示及输出(智能流量积算仪):可显示介质压力、温度、瞬时流量、累积流量,输出4~20mA、脉冲或485接口MODBUS-RTU通讯。
13、技术咨询:王经理4000118588
(孔板流量计差压运行规范)

③直管段要求低
由于孔板的变面积设计,使其成为在高雷诺数条件下工作的测量机构,可在紧靠弯管、三通下游的部位进行测量(为了保证测量度,制造厂还要求上游直管段≥6倍管径,下
游直管段≥3倍管径)。
(3)保证测量度的措施
典型的线性孔板流量计GILFLO承诺具有±1%度。为了达到这一指标,采取了几项重要措施。
①对线性孔板逐台用水标定
从式(6.7)和式(6.8)可知,只要线性孔板中的弹簧线性度好,而且活塞被加工成理想形状,使得流通面积A与位移X的1/2次方成线性关系,就能使差压与流量之间的线性关系成立,但是,活塞的曲面加工得很理想是困难的,zui终不得不用逐台标定的方法来弥补这一不足。
(孔板流量计差压运行规范)

标准孔板可用于测量管道中液体、气体、蒸汽的流量。标准孔板是按国标GB/T2624-93进行设计制造,按JJG640-94进行检定。无需实流标定。标准孔板可以采用角接取压(包括环室取压)、法兰取压或D-D/2取压三种取压方式。按国标规定进行设计、制造和检定标准孔板无需实流标定,精度高,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但压力损失较大。标准孔板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是迄今为止应用的一种流量计。
1、公称直径:50mm≤DN≤1200mm(超出此范围属非标准节流装置)
2、公称压力:PN≤16MPa
3、孔径比:0.20≤β≤0.75
4、雷诺数范围:当0.20≤β≤0.45时5000≤ReD
(孔板流量计差压运行规范)

如何正确选择仪表口径
涡街流.量计仪表选型是能否用好流量计的重要工作,要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选型时应该注意,介质温度、压力、流量范围及安装环境等技术参数,其中流量范围的选择尤为重要,流量太小仪表难以检测出信号,流量太大仪表容易超量程。
涡街流.量计的安装
传感器安装时包括表体、垫片、法兰、双头螺栓等,如下图所示:
(一)、安装注意事项
1、流体流向必须与传感器表体上的流向一致;
2、安装传感器时,在电焊法兰或管道过程中,传感器须不在管道上,以免电焊时管道温度过高损坏传感器的
电子放大板;
3、传感器两边的法兰必须保持平行,否则容易泄漏。
(孔板流量计差压运行规范)

(孔板流量计差压运行规范)

从孔板和差压变送器组成的差压式流量计工作原理可知:差压式流量计流量的平方与差压成正比,即:Q2=△P,如用相对值表示,则:
由于差压与流量关系不是线性的,所以其显示仪表刻度不是等分的,从上式可算出:
当时,;当时,。
从计算可知在流量计三分之一量程时,差压值仅是最大差压的九分之一,这时差压变送器已经很难反映出流量的变化了。如反映在流量计刻度及记录纸上,则所测流量值越低,同一流量增量的分度线越密,几乎难以分度。现以一台差压为60kPa对应20000kg/h的流量计为例,假设该差压变送器的综合误差为1.0%,按GB/T2624-2006标准中不确定度估算方法,来计算各流量时的不确定度(为便于理解和比较,表中全采用百分数),即:
(孔板流量计差压运行规范)

了解更多关于:智能孔板流量计文章,质量流量计压损比孔板流量计大吗,平衡孔板流量计计算书,孔板楔形流量计,上海天川孔板流量计,孔板气体流量计误差,孔板文丘里流量计安装时各应注意,可变面积孔板流量计,内藏孔板流量计堵了怎么办,孔板流量计介质方向,孔板流量计 准确,涡街流量计vs孔板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和密度的关系,孔板流量计直管段要求a是啥,孔板流量计进dcs前开方吗,孔板蒸汽流量计安装位置,调整型流量计和孔板流量计,孔板流量计测气体流速影响,带安装管道孔板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套定额
本文摘自:http://www.oen1718.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