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免费咨询热线4000-188-588

TEL:029-88643194 FAX:029-88611928

10兆帕压力表图片

本文章主要介绍了:10兆帕压力表图片,什么是氮气压力表,江苏慧邦防震压力表,10兆帕压力表图片等信息

2、直流电输出:24DVC直流测试:0~25mA
3、常用压力单位转换
1、室内环境条件在(20±5)℃下进行
2、检定时应无影响计量性能的机械震动;
3、室内的相对湿度45%~75%;
(下载1-4页,共4页)
(10兆帕压力表图片)

压差表被广泛应用于测量风扇和鼓风机的压力、过滤器阻力、风速、炉压、孔板差压、气泡水位及液体放大器或液压系统压力等,同时也用于燃烧过程中的空气煤气比值控制及自动阀控制,以及医疗保健设备中的血压和呼吸压力监测。
压差表广泛应用于医疗卫生、微电子、航天航空、环保工程、生物工程、制药、楼宇智能、暖通空调、食品饮料、精密电子加工等。差压表适用于化工、化钎、冶金、电力、核电等工业部门的工艺流程中测量各种液(气)体介质的差压、流量等参数。仪表结构全部采用不锈钢制成,其中的测量系统(双波纹管急连接部件)、导压系统(包括接头、导管等)采用特种结构设计合理、工艺先进、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外观新颖、适应性强等优点。仪表接头的连接形式有平行式(可直接与三阀组连接)和斜式两种,能够适应不同客户的配套安装。
(10兆帕压力表图片)

Y-B系列不锈钢压力表 印染用
贺州双金属温度计WSS-581W0-100℃L=100,贵港双金属温度计WSS-5010-200℃L=200
Y-B系列不锈钢压力表 印染用该产品由上海云鸥自动化仪表有限公司生产不锈钢隔膜压力表一般压力表适用于测量无危险、不结晶、不凝固及对铜及铜合金不起腐蚀作用的液体、蒸汽和气体等介质的压力。
不锈钢压力表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化纤、冶金、电站等工业部门对耐蚀、抗振要求较高的工艺流程中测量各种流体介质的压力。本仪表的整体结构设计合理、工艺精致,具有较高的测量度和持久的稳定性,因此不仅可提供出口,尤为国内用户对引进国外*技术装备中的同类仪表实现国产化的理想配套产品。仪表由导压系统(包括接头、弹簧、限流螺钉等)、齿轮传动机构、示数装置(指针与度盘)和外壳(包括表壳、表盖、表玻璃等)所组成。外壳为气密型结构,能有效地保护内部机件免受环境影响和污秽侵入。对于在外壳内充液(一般为硅油或甘油)的仪表,能够抗工作环境振动较剧和减少介质压力的脉动影响。
(10兆帕压力表图片)

自动峰值记录
mmH2O、mmHg、inH2O、Pa、kPa、MPa、psi、bar、mbar多种压力单位切换
测量速度:
快3次/秒(默认),慢1次10秒,速度可调
测量速度1次/1秒1次/2秒1次/5秒1次/10秒工作时间一年两年四年8年
白色背光,6位数字显示,小数点位数可调。
供电方式:
内置1节LS145003.6V锂电池或3节AA碱性南孚电池,可外接适配器,具体内容参见说明书
其他指标:
外形尺寸:表头φ100mm×37mm,总长132mm
重量:0.45kg
压力接口:M20×1.5
通讯接口:RS232
环境温度:(-20~70)℃
温度补偿:(0~50)℃
相对湿度:<95%
大气压力:(86~106)kPa
(10兆帕压力表图片)

7).有控制保护要求时可选用电接点压力表。
8).有防爆要求时必须选用防爆型,如防爆电接点压力表 压力表的精度等级分为:1.0级;1.6级;2.5级;4.0级,各等级仪表的外壳公称直径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外壳公称直径(mm)**度等级
40;602.5;4.0
100 1.6;2.5
150;200;2501.0;1.6
压力表的精度等级,4000118588差占压力表量程的百分率来表示的,一般分为0.5、1、1.5、2、2.5、3、4七个等级(锅炉上不用3级和4级),数值越小,其精度越高。例如,表盘量程0~2.5 MPa精度2.5级的压力表,它的指针所示压力值与被测介质的实际压力值之间的允许误差,不得超过上2.5MPa×2.5%=±0.062 5MPa;当压力表指示压力为0.8MPa时,实际气压在0.737 5~0.862 5MPa之间。
(10兆帕压力表图片)

(10兆帕压力表图片)

了解更多关于:压力表三个表针是什么意,压力表检定不收费的文件,保利地暖压力表怎么看,微压压力表量程,暖气可以装压力表吗,耐震压力表检定证书,双针氮气压力表,压力表控制水泵电箱,数显真空压力表的作用,压力表安放位置,广联达计价压力表安装,一类二类压力表是如何分的,空调加氟压力表不动怎么回事,压力表投入顺序,川仪压力表,压力表接头外螺纹规格,空调压力表的使用,水泵压力表飘浮很厉害,弹簧管压力表的基本测量原理,可调式减压阀组中压力表设置位置
本文摘自:http://www.oen1718.com 转载请注明出处